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完成一例高齡低位直腸癌患者保肛根治性手術治療
近日,一位84歲的男性患者因“反復大便帶血1月余”到我院普外二科就診。入院診斷為直腸腫物性質待查,入院行腸鏡及取材活檢,病檢結果:惡性腫瘤,直腸腺癌?;颊咔闆r:腫瘤距離肛門齒狀線不到4厘米,非??拷亻T,距離短。在以前,想要保住肛門是不可能的,須做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Miles術),需把肛門切除,降結腸在下腹部皮膚上造瘺,做一個永久性人工肛門,這樣的結果是患者完全失去原來的肛門,大便完全不能控制,而且護理麻煩,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抑郁。加之患者年齡大,在當地醫院手術風險大,故患者選擇從慶陽來蘭州手術,目的就是想找到既能根治腫瘤又能保住肛門的辦法。
近年來,醫學專家發現,直腸癌轉移方向多是延直腸向上轉移而不是向肛門蔓延生長。由此奠定了超低位直腸腫瘤保肛的理論基礎。并且不斷創新,為這樣的患者行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就是在肛門此狀線上方緊貼齒狀線切除腫瘤,然后將結直腸從肛門這個人體自然管腔脫出體外,把齒狀線上腸粘膜與結腸固定,這樣的話既完成腫瘤根治,又保住了肛門,與家屬詳細溝通手術方案及權衡利弊后,患者家屬保肛意向強烈,家屬要求行腹腔鏡輔助經腹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術),經完善相關檢查及精心的手術準備,在中山六院張興偉教授指導下,我科鄧英主任醫師,姚輝副主任醫師,單彪峰主治醫師給患者行腹腔鏡經腹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這種國內領先,省內空白的術式保留了肛門,遠端沒有腫瘤殘留(R0),術后恢復良好,術后一天進食,術后六天治愈出院,再也不需要在腹部掛一個造瘺袋,和正常人完全一樣,極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得到了患者及家屬極度認可。
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給超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有了另外一個很好的選擇,能夠最大限度的為患者保留肛門,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而且手術創傷小(腹部僅有幾個打孔留下的小口甚至腹部無切口),這對患者是一個極大的福音,給患者多了一個治療的選擇。